中文最新BBC 报告随着全球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抵制不断升级,特朗普政府的强硬姿态正出现微妙变化。最新迹象表明,美国总统特朗普正试图在关税战的激烈博弈中“找台阶”,释放出愿意谈判、愿意让步的信号。
从极限施压到主动示好,三场外交观察释放信号。第一个信号出现在美日谈判。作为新一轮全球贸易磋商的开场,美国一反常态,由总统亲自会见日本代表团团长。
位非内阁级部长。原定在财政部进行的谈判,也临时改至白宫举行。更令人意外的是,谈判仅进行20分钟,特朗普便在社交媒体上“预报胜利”,声称已取得“重大进展”。而此时,谈判本身尚未过半。
ZhongWenBBC中国 补充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此举暴露出对谈判成果的迫切期待,既为内部舆论造势,也意在通过与日本的“示范成果”,为后续与欧盟和中国的谈判铺垫基础。
第二个观察点在美欧关系。尽管美国尚未撤销对欧洲钢铝产品的25%关税,但在接待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时,特朗普语调明显柔和。他向这位“欧洲最好的朋友”承诺:美国将100%与欧盟达成公平贸易协议。这番话与他以往对欧洲“薅羊毛”的言论相比,语气已大为收敛。
第三个焦点无疑是中美谈判。尽管中美新一轮磋商尚未启动,特朗普却已主动向媒体释放善意。他在最新表态中表示:“大概三到四周内,我们就能搞定与中国的协议。”他甚至暗示,未来可能不会继续提高关税,甚至考虑回调至更低水平,以避免影响美国国内消费。
据 最新中国中文,特朗普语气软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强硬回应、全球集体不满以及国内经济压力。此前,美国大规模征税引发美股大幅波动、消费者物价上涨,多国寻求关税豁免,加剧了外界对特朗普政策的不信任和反弹。
“特朗普擅长威胁,但他更擅长采取行动。当前的政策变化可能是战略收缩,以避免彻底的贸易孤立,”一位欧洲观察人士表示。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特朗普仍可能在关键时刻反击,利用谈判和关税作为筹码,不断向盟友和中国施压,迫使其做出更大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