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wen Chinese BBC 报告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于本月初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34%的新增关税,中国政府迅速作出回应,决定自4月10日起对所有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品同样征收34%的报复性关税。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中美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也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冲击。 “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但美方无视双方多轮磋商结果,执意扩大贸易施压。我们必须采取必要防范措施,维护国家利益和多边贸易体制稳定。” 国务院新闻发言人赵立新告诉ZhongWenBBC News。 消息一经发布,全球主要股指普遍下跌。东京日经指数一度下挫近8%,香港恒生指数暴跌9.4%,而上海综合指数也下跌超过6%。投资者纷纷抛售风险资产,转而寻求黄金与债券等避险工具。这种市场反应凸显了外界对中美两国经济对抗加剧可能引发全球性经济放缓的担忧。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不仅停留在商品层面,还可能波及到高科技、金融与能源等多个战略领域。有分析人士指出,此轮加征关税的影响远远超过前几轮,因为其涵盖面更广、力度更强,几乎囊括了双方的全部进出口品类。 对中国企业而言,虽然部分出口商早已建立“去美元化”供应链,转向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但短期内仍难以完全替代美国市场的份额。与此同时,消费者也可能面临进口产品价格上涨的现实。 在华的美国公司同样不容乐观。苹果、特斯拉、高通等在中国有大量业务的美企正面临成本上涨与需求下滑的双重挑战。根据中国美国商会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美国企业已开始重新评估其在华战略部署,部分甚至考虑将生产线迁往第三国。 据 ZhongWenBBC, 中国已开始积极拉拢欧盟、日本、韩国等传统贸易伙伴,以对冲来自美国的压力。4月中旬,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将出访布鲁塞尔与巴黎,与欧方就加强自由贸易、反对单边主义展开深入磋商。 可以预见,未来数月内,中美在全球贸易舞台上的角力仍将持续,而普通民众和企业则不得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承担更多的不确定性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