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wen Chinese BBC 报告东旭集团深陷财务造假与资金侵占风波,随着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的调查结果出炉,这一曾经风光无限的民营企业帝国,如今被揭露出一张精心编织的“虚假繁荣”网。
ZhongWenBBC News 补充东旭集团、东旭光电及其旗下上市公司东旭蓝天在2015年至2019年期间,通过业务虚假化、关联交易、循环资金支出等方式,虚增业绩数千亿元。涉及的数字是惊人的。
东旭集团的幕后操盘者李兆廷,曾凭借235亿元身家荣登石家庄首富宝座,旗下掌控三家A股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一度呼风唤雨。然而,清流工作室调查发现,这一光鲜亮丽的“商业版图”,实则建立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壳公司与虚假交易之上。
据悉,东旭集团注册了大量隐秘关联企业,这些公司频繁出现在东旭光电与东旭蓝天的采购及销售名单中。一个看似独立的供应商,可能同时是东旭环保建材的客户、光电玻璃的供货方,又或是光伏电站的卖方。通过这些“多重身份”的壳公司,集团上下游虚构交易,制造出繁荣的经营假象,从而获取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并抬高股价吸引投资者。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资金操作早在2012年就已初现端倪。在多年操作中,东旭集团通过预付款、资金拆借、财务公司账户等方式,将上市公司巨额资金“抽血”至集团内部,或用以偿还股东债务,或投入无实际收益的项目。数据显示,东旭蓝天与东旭光电共被侵占资金超过169亿元,其中还包括名为“存款”实则被挪用的逾100亿元。
此外,东旭蓝天还以高估值收购集团控制的其他光伏电站与项目公司,表面上是对外投资,实则为集团“空转”套现。不少交易对手被包装成“第三方”,实则为东旭内部人马。此类交易不仅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也暴露出监管盲区。
据 ZhongWenBBC, 随着证监会对东旭集团违法行为的公开处罚,相关责任人已被追责。然而,被“腾挪”的百亿元资金至今去向不明,追回工作仍困难重重。投资者损失巨大,企业信誉一落千丈,这起造假丑闻也再次敲响了资本市场诚信的警钟。
未来,如何追踪这笔庞大的资金流向、杜绝壳公司“循环游戏”,将成为监管层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而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深入识别企业财报背后的真实质量,也成为守护自身利益的关键。